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

885°F (475°C) Embrittlement

 885°F (475°C)  Embrittlement

 



(圖片取自API 571)

Description of Damage

885°F 脆化是由於金相組織變化導致的延展性和破裂韌性的損失,發生的溫度在600~1000 °F(315540°C)。脆化可能導致裂紋產生。


影響材料:

1.     400系列肥粒鐵(405409410410S430446)

低鉻合金(例如 405409410 410S)不易脆化。越高鉻肥粒鐵不銹鋼 [例如430(16 % 18 % Cr) 446(23 % 27 % Cr)]容易受到影響。

2.     雙相不銹鋼(220523042507),其中22 % 25 % Cr更容易受到影響。

3.     沃斯田鐵(300系列)焊道上, 300系列不銹鋼銲道通常含有10% 肥粒鐵相,300系列焊接需要用到含有肥粒鐵的焊條來避免銲接時熱裂,因焊道上含有肥粒鐵,故也潛在885°F脆化。

 

重點摘要:

885°F 脆化發生在肥粒鐵處於高溫600~1000 °F(315540°C)的環境下,產生了脆化相,而脆化相會在室溫下,增加材料的硬度,降低延展性和韌性。

研究有很多種推論,大部分提到兩種機制讓肥粒鐵產生脆化,一個是spinodal decompositions,另一個是成核(nucleation and growth)

spinodal decompositions機制是肥粒鐵在315540°C的環境下,出現了混溶間隙(miscibility gap),也就是從原本一個相轉變成兩個相,從b.c.c.的鐵鉻固溶液分別析出b.c.c.Cr – rich (α’)Fe – rich (α)Cr – rich (α’)會限制金屬差排移動(dislocation motion),在高溫狀態下,肥粒鐵仍保持延展性,但在低溫時,金屬就會變得硬且脆。

另一派學者相信脆性相是高溫下雜質造成的,或者其他兩種機制互相影響的,肥粒鐵本身含有碳化物、氮化物,當肥粒鐵在475°C,肥粒鐵裡的碳化物和氮化物溶解度會變得最低,這些雜質或者α’相會成核(nucleation and growth)到晶界上,當材料降回室溫時,就會影響材料的硬度和脆性。

簡單來說,肥粒鐵在315540°C的環境下,會析出脆性相,脆性相會影響室溫下的材料硬度與延展性。

在實務中,要注意的是延性轉脆性的溫度(Dutile to Brittle Transition Temperature, DBTT) DBTT是當金屬溫度下降至某一點時,其延性轉變成脆性時的溫度。換句話說,原本在室溫下,肥粒鐵的DBTT可能是零下溫度,還有保持延展性,但是,經過高溫環境衰退過後,脆性相形成後會導致材料在室溫變脆。885°F脆化材料在高溫時,通常可恢復韌性(約在175°C以上),在較低溫度或常溫時會失去韌性,出現脆性特徵,受力後可能導致破裂。

脆化需要高溫暴露,另一個影響因子是操作時間,當溫度在臨界溫度範圍內,會讓損害持續累積的,在大約 885°F (475°C) 時最容易產生脆性相(α’ phase)(在885°F時,脆性相形成速度最高)。溫度在885°F以上或以下皆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達到最大脆化效果。例如,在 600°F (315°C) 下可能需要數千小時才能導致脆化。

緩解885°F 脆化可以用高於595°C (1100°F)的熱處理,再快速降溫,但是,在實務上,設備不適合這樣操作,因為肥粒鐵曾經過885°F脆化,即便使用熱處理去除脆化後,當操作環境處於315540°C,設備會更容易復發885°F脆化。

在特定的高溫範圍內工作,雙相不銹鋼中肥粒鐵相含量的增加會增加損傷的敏感性,也會使韌性轉脆溫度(DBTT)顯著增加。雙相不銹鋼在焊接後也需要快速冷卻以避免脆性相形成之溫度區間。若材料在脆化溫度區間持溫或緩慢降溫,脆化有可能在熱處理過程中發生。

 


圖片出自R. A. Lula, Toughness of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,

 

一般來說,退火目的是要讓晶格重新排列,釋放內部難留應力增加延展性,但是,在雙相不鏽鋼則會增加硬度,因為雙相不鏽鋼會受到885°F脆化和sigma脆化影響。

最好的避免885°F脆化是選材避開,當製程條件會在315540°C下,非層壓邊界的設備可以選擇低Cr的肥粒鐵,比如說,409410 SS,即使會有885°F脆化問題,但因為Cr含量低,也不會太快發生。

在煉油廠,400系列肥粒鐵多數用在非層壓邊界的設備上,比如說,塔盤,不需要耐高壓的設備。雙相不鏽鋼的設備要注意在操作溫度,不要超過315°C

 

檢驗:

目前無法量化脆性相的多寡會不會造成脆性斷裂問題,現在研究只能從發生脆化斷裂時,觀察到有脆性相析出,可是,脆性相很難觀察到。也就是說,金相很難量化885°F脆化後的壽命,只能藉由衝擊試驗查驗。


文獻:

1.     API 571

2.     M.B. Cortie, H. Pollak, Embrittlement and aging at 475 °C in an experimental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containing 38 wt.% chromium,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199 (1995) 153 163
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0921509394097313

3.     Farej Ahmed Alhegagi, 475°C Embrittlement in Stainless Steels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tific & Engineering Research, Volume 6, Issue 9, September-2015

https://www.ijser.org/researchpaper/475-C-Embrittlement-in-Stainless-Steels.pdf

4.     J.K. Sahu, U. Krupp, R.N. Ghosh, H.-J. Christ, Effect of 475°C embrittlem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,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08 (2009) 1–14
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921509309000197

5.     T.J. NICHOL, A. DATTA, AND G. AGGEN, Embrittlement of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, 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A, VOLUME llA, APRIL 1980-585

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BF02670694

6.    R. A. Lula, Toughness of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, 超連結: Toughness of 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